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
位置: 首页 >自查报告 > 文章内容

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2-10-16 16:4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

  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要以“严”和“实”的精神,发挥制度的威力,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一

  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通报了一起因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而追责的典型案例:某市市委原书记黄某在听到关于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某吸毒、插手工程项目等问题的反映后,不重视、不敏感、不警觉,未及时向上级报告和采取有效措施。2015年11月,黄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调离工作岗位。

  黄某搞好人主义,爱惜“羽毛”,最终酿成恶果。事实上,这一案例只是个典型,很多党员干部违规违纪,乃至走上不归路,都与少数领导干部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有关。领导干部信奉好人哲学,对班子成员的错误,自己碍于面子不批评;对下级的问题,怕丢选票不问责,结果就会让这种错误和问题延续下去,等到养痈为患、铸成大错时,再想防微杜渐就晚了。

  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乏、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从“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到“微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都能从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沉睡”,做老好人、明哲保身、你好我好上找到原因。

  好人主义是不讲道德的表现,更是不讲党性、不讲党纪、不讲党规的体现。党教育培养一名党员干部不容易,如果领导干部对其成长不负责、不担当,不敢批评、不敢问责,导致党员干部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思想作风方面出了问题,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本人以前的一切努力就毁于一旦。

  严管就是厚爱,问责就是警醒。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各级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担当着管理、教育、监督的职责。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干净,还要纯洁队伍;不仅要管人管事,还要管思想管作风;不仅要遵守党规党纪,还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如此,才算尽到主体责任、管理责任、领导责任。

  铲除好人主义,关键在于落实问责的“严”“实”精神。对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同时,要坚决落实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不论其是否调离或转岗、提拔或退休,都应当对其严肃问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敢于较真碰硬、层层传导压力,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这个要求,对于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让担责尽责成为自觉,才能清除好人主义,确保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二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落实这个要求,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关键是要解决“好人主义”问题。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种种“好人主义”,确实正在影响着从严治党,正在影响着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比如:我们说要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而“好人主义”却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正气讲和气;我们说要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好人主义”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我们说要弘扬正气,伸张正义,见义勇为,而“好人主义”却见义不为,见恶不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党内的“好人主义”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恶劣影响不可低估。如任其蔓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从严治党必须反对好人主义。

  从严治党,反对“好人主义”,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严格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向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拿出“敢于得罪人”的勇气,对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敢怒敢言敢抓敢管,坚决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对于是非分明、一身正气的党员干部,应保护和支持,对于是非不分“善恶皆言好”,违背党的宗旨、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的现象和行为,要认真追查,严肃查处,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唯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为匡正党风,端正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好人主义害死人,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同样不可低估。事实上,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从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到“微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都能找到领导干部明哲保身、你好我好的原因。

  严管就是厚爱,问责就是警示。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各级领导干部都担负着一定范围内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职责。当老好人,不愿动真碰硬严格管理;怕失选票,不敢当面锣对面鼓地严肃批评,都是不负责、不担当的行为,应当受到问责。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干净,还要纯洁队伍;不仅要管人管事,还要管思想管作风。如此,方能尽到“领”和“导”的责任。

  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要以“严”和“实”的精神,发挥制度的威力,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对象,列出了各类问责情形。各级党组织要坚决用问责把压力传下去、把责任压下去,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对普通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应注重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同时,坚决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决不姑息。

  2016年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自查报告三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它的危害,真正从内心抵制它。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孟子说得更明白:“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人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翻译成白话是说:“(这种人,)要批评他,却举不出具体事来;要指责他,却又觉得没什么能指责的;和颓靡的习俗、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平时似乎忠厚老实,行为似乎很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他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却不能同他一起学习尧舜之道,所以说是‘戕害道德的人’”。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好好先生就是深恶痛绝的。学校管理者如果选择逃避问题、绕开矛盾、捂着盖着、顾虑面子等好人主义作风,本来是常见的心性问题,久而久之,变成习惯,成为明哲保身之道,最后就发展成了八面玲珑、尖溜圆滑之辈。学校有了这样的管理者,特别是有了这样的校长,就会带来矛盾问题长期不解决、教师考评激励导向不明、学校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久而久之,教师的激情消磨、积极性受挫,大家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好人主义盛行,教风、校风由此下滑,变成一所糟糕的学校。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关键要有纪律约束,真正从制度上规范它。过去我们对待好人主义,都是从道德层面进行批判、讨伐,没有制度层面的约束,所以从春秋时期几千年来,大家都知道好人主义危害大,但是好人主义仍然大行其道,甚至愈演愈烈,丝毫没有道德遣责的压力了。今年《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实施后,这一局面有了里程碑式的转折,首先在党内从制度层面对好人主义有了约束。该条例第六条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这项规定很给力,克服好人主义从此有了锐利武器。当然,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各级组织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这项制度、宣传这项制度、执行这项制度。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还要保护好不怕得罪人的人,营造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氛围。过去我们对待因为坚持原则而与他人发生矛盾甚至冲突的情况的处理,往往各打五十板,追求所谓的“和谐”,即使坚持原则的人很有道理,完全正确,只要工作中出现矛盾与冲突,最后也往往被冠以“不讲究方法”的结论。这很值得我们反思。这实际上是组织集体层面的好人主义,更是要时刻警惕、坚决反对的,因为组织的结论有极强的作风导向性。前年,马田中心学校检查教学常规,其中一名教师没有完成好常规工作,该校分管副校长找该老师谈话时遭到该教师抵制,双方争执中还发生了轻微的肢体冲突。该教师到县教育局举报该副校长“打人”。县教育局调查后,旗帜鲜明地肯定了该副校长坚持工作原则的做法,批评了该教师的错误。这一事件处理后,马田学校校风为之一变,教师的工作态度普通严肃起来,学校教学质量也一年一个台阶上升。

  总之,好人主义就是利己主义,一切以个人得失为中心,是与马克思主义坦荡无私的无产阶级立场格格不入的,尤其又穿戴着“对人好”的伪装,是很能欺骗善良的人们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识别、高度警惕。作为学校管理者,特别要注意防止自己成为好人主义者,如果有这个倾向,一定要立刻转身!


猜你喜欢